老话说得好:"筋柔如丝,神定如松,方得颐养天年"。现代社会节奏加快,痉挛性斜颈已突破年龄桎梏,门诊常见三十余岁的中青年患者,颈部肌肉不自主痉挛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却常误认为是颈椎劳损。须知此症并非简单的"脖子歪斜",实为肝风内动、筋脉失养的"警报器"。
今天分享一剂源自古籍的"止痉方",仅含几味常用药材,却能平肝熄风、通络缓急、调和气血,助您重获身体的"平衡支点"。
此方核心为——天麻、白芍、地龙。
天麻味甘性平,善息风止痉、通络舒筋,是治疗筋脉拘挛的要药,其有效成分可调节神经肌肉传导功能。白芍味苦酸性微寒,养血敛阴、柔肝止痛,能缓解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,改善情绪焦虑引发的痉挛加重。地龙咸寒走窜,通经活络、消瘀散结,可疏通筋脉瘀滞,改善颈部活动受限。三药合用,既能平熄肝风,又能濡润筋脉,尤其适合肝风内动、气血瘀滞型痉挛性斜颈(症见颈部强直、阵发性痉挛、转头困难、情绪紧张时加重)。
展开剩余39%需知方剂虽简,仍需辨证施治。痉挛性斜颈患者体质各异,有的偏于肝风内动,有的兼有痰瘀互结,建议在使用时,务必让专业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
案例分享:男性患者,36岁,近两年来颈部肌肉不自主痉挛,头部向右倾斜,严重影响驾驶及办公,曾就诊西医,诊断为痉挛性斜颈,采用肉毒素注射治疗,但疗效短暂且注射部位疼痛明显。
刻诊见:舌质紫暗有瘀斑,脉弦涩,辨证为肝风内动、气血瘀滞。于是以基础止痉方加减:天麻、白芍、地龙、羌活、川芎等。
治疗效果如何呢?一个疗程后复诊,颈部痉挛程度减轻,疼痛感缓解,头部活动范围增加。原方去羌活,加伸筋草,续服一月,痉挛发作频率减少,写字、使用电脑时颈部稳定性显著改善,精神状态明显好转。
发布于:北京市